台灣藝人指定醫學美容論壇

標題: 【雅昌专栏】陈明:历史之后的历史 台湾美术的发展与变迁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0-11-15 21:55
標題: 【雅昌专栏】陈明:历史之后的历史 台湾美术的发展与变迁
择要:汗青幻化莫测,但又没法更改。若是时候提早到二十年前,那末,在大陆举行一个百年的台湾艺术家作品展,几近是不成能的。而在今天,包括百余位台湾艺术家作品的《标致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在大陆乐成举行了,为台湾美术汗青的成长与变迁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汗青幻化莫测,但又没法更改。若是时候提早到二十年前,那末,在大陆举行一个百年的台湾艺术家作品展,几近是不成能的。而在今天,包括百余位台湾艺术家作品的《标致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在大陆乐成举行了,为台湾美术汗青的成长与变迁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从汗青的角度来看,百余年来的台湾美术与大陆美术是一脉相承的,台湾的传统美术与大陆美术有类似的地方,但同时又有光鲜的地区特点,而现代艺术则在长时候走在大陆前面。在20世纪初,一些台籍画家客居大陆并对大陆现代主义绘画发生了必定的影响,这以刘锦堂、陈澄波、郭柏川为代表。刘锦堂别名王悦之,1915年到日本东京美术黉舍进修,1920年月至大陆,1922年与李毅士、吴新吾、王子云等在北京组织了大陆第一个钻研西画的集团“阿博洛学会”,并开办“阿博洛美术钻研所”。刘锦堂曾任国立北平艺专传授和私立北平美术学院院长,其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具备浓烈的东方色采,创作于1934年的《台湾遗民图》是这类气概的典范代表,在20世纪30年月的北京影响很大。郭柏川1933年结业于东京美术黉舍。1937年赴大陆,在东北观光写生,1938年任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艺术专科黉舍西席,直到1948年才回到台湾。在大陆12年时代,留下不少刻画大陆风景的作品,其作品将中国传统元素气概融入绘画傍边,器重线条的处置,气概纯真而强烈,是1930年月京津地域的首要画家。陈澄波1923年赴日本留学,并在1926年入选日本帝展。1929年,陈澄波从东京美术黉舍钻研科结业,受聘前去上海。此时正值第一次天下美术博览会,陈澄波并被邀担当此会的西画评审员。陈澄波在上海时代曾任新华艺专西画系传授兼系主任、昌明艺专艺教科传授兼西画科主任,1933年回到台近視雷射,湾。虽然居大陆时候不长,但仍对“油画民族化”做出了使人感佩的进献。

《荷塘》 国画 张大千 1979年

《瑞士道中之金波翠玲》 张大千 1965年

《大地之颂》 李奇茂

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后,一批大陆画家随之来台,此中包含溥心畬、张大千、黄君璧三位大师,他们凭仗在传统绘画上的深挚功底和怪异气概,促成了台湾的传统绘画的创作,其影响至今不停。不单在传统绘画上,在台湾现代主义活动中,大陆籍画家也起到了首要的鞭策感化。1956年先后,在台湾美术史上具备深远意义的两个现代派绘画集团“蒲月”画会和“东方”画会应运而生,其重要成员是生于二战前,成擅长战役时代,战后亡命台湾的大陆青年画家,如刘国松、夏阳、庄喆等人,他们的导师就是曾就读于上海美专的李仲生,李仲生从1942年起执教于国立艺专西画系,1949年赴台,致力于现代艺术的创作、推行和讲授,被称为“台湾现代绘画之父”。20世纪五六十年月的现代主义活动鞭策了台湾美术的成长,与当局提倡的中国传统艺术成三分鼎足。可是,跟着1970年月国际政治情势的剧变,台湾美术界起头反思和排挤西方艺术,从新审阅本乡本土的美术,掀起“乡土活动”。1980年月,因政治解严等身分的影响,现代艺术再次鼓起。此时台湾的社会、政治、文化都产生了变革,各类观念、思惟甚至艺术说话、情势法子层见叠出,致使1990年月台湾美术的多元和稠浊,这对付方兴日盛的大陆今世美术也发生了必定的影响。

《前景幻象》 朱德群

《绿野香颂系列》  陈正雄

在近几年的两岸美术钻研中,对付两岸美术的汗青渊源和文化交换获得更加清楚的熟悉,这归功于两岸文化交换的日益活泼。日益热络的交换勾当不单为两岸艺术家带来更多的创作和互享信息的机遇,也为两岸美术的成长起到了首要的鞭策感化。这次《标致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是两岸开放交换以来范围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它集中了20世纪台湾美术史上的首要画家,以油彩、水墨、版画、水彩、胶彩、综合媒材和数码喷绘等情势,以台湾风土情面和现代糊口为题材,表示出百余年来台湾美术创作的根基面孔和成长标的目的。这次展览不但对付大陆美术界周全领会台湾美术具备首要意义,并且也为对付大陆学界钻研台湾美术史供给了可贵的机遇。参展的画家中,既有刘锦堂、陈澄波、郭柏川、李梅树、陈进、林玉山如许的先辈画家,又有像溥心畬、张大千、黄君璧、李仲生、朱德群、江兆申如许的渡海大师,另有刘国松、夏阳、吴昊、李锡奇、廖修平、庄普、梅丁衍、侯俊明如许现代主义活动及今世艺术的主将。他们代表了一个汗青。

《芬园》 黄铭昌

《无言》 潘钰

《背影》 陆先铭

《云端》 杨识宏

水墨及胶彩作品是此次展览的首要部门。台湾水墨画在明清时代以文人画意见意义为旨归,在面孔上受扬州画派影响。日本盘踞台湾以后,将日本画(胶彩画)引入进来,传统水墨画的保存空间逐步被紧缩,胶彩画成为官办展览的主流。直到台湾规复,水墨画才从新登上前台,出格是1950年月之厥后台的大陆画家增多,为台湾水墨画的昌盛缔造了前提。这次展览中,溥心畬的《青骢》、《钟馗群像图》,张大千的《荷塘》、《瑞士道中之金波翠岭》,黄君璧的《秋溪晓色》,余承尧的《山川》、《翠谷飞泉》,江兆申的《念书秋山下》,欧豪年的《老虎图》、《鹰扬图》等都可看做台湾传统水墨画的最高程度。从年月上看,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月,此时台湾正在推广“中汉文化回复活动”,传统水墨画代替胶彩画重登主流职位地方,这与统一时代大陆举行的“国画革新”构成有趣的比照。与此同时,台湾的抽象水墨画摸索在这一时代也获得丰富的成绩,这次展览中刘国松的《冉冉》、赵春翔的《光耀》、黄光男的《远山黛影》可以看做抽象水墨画的代表性作品。与水墨画比拟,在日据期间风行的胶彩画更偏向于表示实际糊口,从展览中陈进的《玫瑰花》、《兰花》,林之助的《瓶花》,陈慧坤的《野柳海景》等作品中,可以领会到台湾胶彩画的特性:1、注意写生,反应实际;2、吸取了西画表示技能,融入东方审好心蕴。

油画在上世纪20年月引入台湾后,很快成为主流画种。台湾油画受欧洲绘画的强烈影响,但在面孔上却形成为了台湾特点:色调光鲜,气概多样,情势自由。初期的创作如刘锦堂(王悦之)、陈澄波、郭柏川、廖继春、李梅树、颜水龙、杨三郎、李石樵、张万传等人的作品,多以“外光派”气概为主,风光画是其重要题材。如陈澄波的《嘉义公园》、洪瑞麟的《大稻埕后巷》、廖继春的《西子湾》、张义雄的《风光》,出格是陈澄波的《嘉义公园》,笔触洒脱,色调柔美,光色盘桓,弥漫着强烈热闹的台湾风情和印象派的格调。在此次展览的油画作品中,刘锦堂的《台湾遗民图》也值得注重。这件创作于1934年的作品以绢本的情势,刻画三位祷告的台湾女子,中心女子右手托地球仪,摆布掌心有一只观望的眼睛。画家以此寄意对故土台湾的忖量。这件作品在技法上测验考试以平面化和图案化的方法来表示工具,在构图上罗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法子,对后世的油画民族化具备十分首要的树模意义。在20世纪五六十年月的现代主义活动时代,台湾的抽象油画显示出勃勃朝气,此次展览中所收录的作品如李仲生的《无题》,朱德群的《玉千倾》、《前景幻象》,秦松的《生之展示》,林寿宇的《一九六一仲春至七月》,均是这一时代的作品。台湾美术创作在1970年月履历了“乡土活动”,这一时代的美术有十分较着茵蝶,的特性。起首,以台湾本乡本土的题材为主,抒发对包含大陆在内的乡土的酷爱和吊唁。其次,以写实伎俩为主,表现呈现实主义的绘画思惟。第三,发掘了一批民间绘画素材和画师。此次展览中,如许的作品也有很多,如萧如松的《窗边》、席德进的《风光》、何肇衢的《村落》、赖武雄的《石踮》、洪通的《生命之歌》、廖德政的《初夏》等。

《际会》 庄秸

《先知驾到》 油画 林惺岳 2006年

20世纪80年月今后,台湾的经济成长敏捷,岛表里商业来往频仍,台湾进入一个“资讯繁芜、含糊多元”的后工业期间。在社会巨变的大布景下,各类既有秩序受到挑战,艺术权势巨子被各类新权势消解,传统水墨遭到批判和压抑,落入败落的地步。“政治解严”以后,之前卫艺术为代表的新艺术成为批评政治、社会的首茵蝶, 要情势。艺术家们以不竭冲破屏障的艺术情势与挑战姿态创始了90年月多元、稠浊、动荡的新场合排场。在架上绘画中,反思汗青、社会、文化问题和思考人类本身保存状态的作品大量呈现,艺术气概加倍多样,叙事说话更加自由。这次展览中,这一时代的作品有姚庆章的《天然系列》、顾重光的《新年柿子》、黄铭哲的《国王》、庄喆的《际会》、夏阳的《雕镂家的父亲》、霍刚的《无题》、陈来兴的《我的家庭》、郭振昌的《从何起头—儒》、杨茂林的《热兰遮纪事》、黄楫的《水》、薛保瑕的《用时性的沉淀》、李明则的《措手不及》、李俊贤的《228 三部曲之过桥》、陆先铭的《背影》、郭维国的《赤色小飞机—TW1688》、连建兴的《火山口的情人 SPA》、李民中的《看鱼的猫》等等。

16世纪的葡萄牙人把台湾称作“福尔摩萨(Ilha Formosa)”,即“标致之岛”,在这片风景多变而迷人的岛屿上,有崇岩大岭,幽邃丘壑;有树木云烟,碧水清渊;有悬坪叠峦,怪石奇礁;有白沙铺岸,波浪逐天。犹如多变而使人神醉的风景,台湾美术也多元而迷人,百余年来,台湾美术履历了各类转向,但从未分开中汉文化的牵绊,几代艺术家创作出的无数使人冲动的作品,已成为中汉文化不成朋分的首要部门。回望台湾美术史,不由感慨其曾的磨难、坎坷和荣光,也令我再次想起这句话:一切城市逝去,而逝去的终将会成为汗青。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陈明专栏]

陈明简介:

陈明,中国国度画院美术钻研院钻研员,《中国美术报》副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1974年生,安徽人。1996年、1999年结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7月结业于中国艺术钻研院,获博士学位。有艺术学博士后履历。曾介入国度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术史》(第一卷、第三卷、第四卷)、《中国画院史》,中心电视台专题片《中国绘画》的撰写,出书有《乱象与主流——台湾今世美术的文化生态钻研》、《20世纪台湾美术成长史》、《天上人世——敦煌艺术》、《字画同源:吴昌硕》等专著。专题论文收录于《消费期间的文化寓言——中国今世艺术考查陈述》、《荆浩国际论坛文献集•论文集》、《汗青影象与民族史诗——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钻研》、《中国山川画的空治療腰痛,间与意境——第二届荆浩国际论坛文献集•论文集》、《丝绸之路•汉唐精力与中国国度美术计谋——第四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等文集。在《美术察看》、《美术钻研》、《美术》、《甘肃社会科学》、《画刊》、《美术摸索》等期刊上颁发论文80余篇。




歡迎光臨 台灣藝人指定醫學美容論壇 (https://bbs.rio888.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